有病的人被没病的人歧视丨心理学真

怎样治白癜风 http://www.zgbdf.net/m/

每天耕耘最有趣、最实用的心理学

26岁身患抑郁症的自杀女作家林奕含,在婚礼上为了去除抑郁症污名化所作的诚恳致辞令人深思。

大众对于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的了解还是很少。

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帮助这些遭受痛苦的人,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嘲讽他们。

歧视化行为反应

污名这个词语本身是社会学的术语,在20世纪60年代被心理学家戈夫曼在《污名:受损身份管理》一书中引进了心理学。

污名指的是个体或者群体具有消极特征,这些特征会玷污个人或者群体的名誉,降低其社会地位。

戈夫曼研究了污名产生的过程,提出了污名的动态学说,也就是污名现象是心理效应下的结果。

首先具备消极特征的个体或者群体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被标记,然后遭受到了排斥和歧视,最后被降低了社会地位的过程。

污名的英文名是stigma,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被台湾的人类学家谢世忠翻译为“污名”,然后21世纪初国内学界处于对艾滋病被歧视现象的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nbmhc.com/wazz/19163.html

 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