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思难治性精神障碍究竟是什么专家视

作者:KoenDemyttenaere(比利时鲁汶大学)

自年以来,探讨「难治性」(treatmentresistant)精神障碍的文献呈指数级增加。临床需求未满足,监管部门希望寻找同质性更高的患者群体,医疗支付方预算有限,这些现实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此类文献的增加,我们并不清楚。

然而,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是,将精神障碍区分为「难治性」及「非难治性」究竟有没有意义:我们是否有证据证明,难治性是客观存在的?如果这些证据真的存在,加以区分对临床又有什么潜在好处?有了难治性的概念,就相当于在更有效的治疗手段(如氯氮平及电休克)出场之前多设置了一个门槛,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提前使用这些治疗呢?无论如何,能有难治性这个概念,就说明我们现在的治疗手段还不够出色。

种种疑问

事实上,难治性精神障碍是否拥有确切的精神病理学或神经生物学特点,以至于能给出一个用于分类的定义,现有证据其实很有限;并且,这一概念在临床研究之外的语境下也不太有用:

▲对于抑郁、焦虑障碍及精神分裂症,难治性的标准定义为「不同药物足量足疗程(≥6周)治疗至少两轮疗效不足」。

▲对于进食障碍,药物治疗并非主要的治疗选择,难治性的定义就比较粗糙,主要取决于相关精神病理学特征的严重度。

▲对于人格障碍,难治性的说法也经常提及,但往往指患者不愿进入或追随心理治疗。

不同精神障碍之间,「治疗有效」的概念存在差异;即便是同一种精神障碍,首次治疗的患者与难治性患者的评分标准也可能不一样。对于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,「治疗有效」常定义为症状较基线减轻50%;然而对于难治性抑郁,减轻25%已经可视为有效;对于强迫症,「治疗有效」常定义为症状较基线减轻35%;对于精神分裂症,「治疗有效」常定义为症状较基线减轻30%,而难治性患者达到20%即可。

并且,基于症状改善百分比的治疗有效并不一定能代表临床实际情况。例如,抑郁患者计算分数时可能已经「有效」了,但却残留了严重的认知症状或快感缺乏;焦虑患者计算分数时可能已经「有效」了,但回避行为反而较治疗前更重。定义治疗是否有效时,功能和痛苦往往未被纳入考虑;然而对于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,即便持续存在难治性的幻听,如果能学会如何与之和平共处,痛苦程度则会大大减轻,生活质量也随之改善,这种状况很难简单地用有效或无效去衡量。

为什么大部分精神障碍的难治性定义要求有过两轮治疗,细想也令人不解。著名的STAR*D研究共分为四步,每增加一步,有效率终究在提高,不过脱落率也呈现升高趋势,患者复发的风险及速度也更不乐观。

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只考虑了药物治疗,而定义难治性焦虑障碍时,药物及心理治疗都被考虑在内。对于难治性抑郁,心理治疗及神经调控治疗(除电休克之外)往往未被纳入考虑。

让情况更复杂的是:难治性抑郁患者的两次治疗失败都是回顾性的,或者一次是回顾性而另一次是前瞻性的,这一差异也会对难治性抑郁研究的结果造成影响。因此,寻找真正具有高度同质性的难治性抑郁患者人群很有难度。

难治性定义中,「足疗程」定义为每次治疗持续至少6周,无论从研究设计还是临床角度上看都是可以理解的:治疗6周疗效都不理想的患者中,很少有人能在之后的治疗中逆袭。然而,该定义再次与临床实践脱节:来自医保数据库的信息提示,患者平均在第43周后才开始第三步治疗。鉴于疾病发作时长可预测转归,一些患者可能被「拖」成难治性,这一点也应加以考虑。

不过,现在针对难治性的分类正逐渐远离简单的二分法(「难治性」及「非难治性」),而逐渐转向分级或「难治程度」的方式,后者主要参考既往接受过的治疗的数量(不同治疗的权重不一样)、发作时长及症状严重度等。

「治疗有难度的」

还有人认为,「treatmentresistance」(直译「治疗抵抗」)的表述「缺乏共情」,看起来似乎是在责备疾病甚至患者。例如,一家非专业媒体的文章这样写道:一种新型抗抑郁药「能够为很多罹患顽固(stubborn)抑郁的患者带来快速的抗抑郁效应」。无论是疾病还是患者,将其与stubborn联系在一起都不妥当。

最后,「难治性」的概念来源于急性疾病模型,这种模型往往将缓解或治愈作为目标,因而才会有「难治性」这么一说。然而遗憾的是,并非所有的精神障碍患者都能实现那个「没有症状」的目标。这也是为什么使用「治疗有难度的」(difficulttotreat)会好一些。

「治疗有难度的」这一表述对于复发或慢性精神障碍似乎更合适。患者尽管存在某些限制,但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可以作为、也可以成为最终的治疗目标。这也与目前的「康复」运动相呼应——将重获自我控制、创建有个人意义的生活作为追求目标,无论是否还残留症状。

文献索引:DemyttenaereK.Whatistreatmentresistanceinpsychiatry?A"difficulttotreat"concept.WorldPsychiatry.Oct;18(3):-.

点击「阅读原文」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
白癜风专家团队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nbmhc.com/wadwh/8938.html

 


当前时间: